网上科普有关“江南的地理环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江南的地理环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江南地域广阔 ,狭义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岸等地区 。其中包括江苏长江以南地区,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上海市 ,浙江省钱塘江以北地区。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 、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 、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长江以南地区。与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贵州省的部分 。福建北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 ,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 ”,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 。该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 、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 ,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 ,清初时期江南省,即今江苏 、安徽和上海市的统称江南,苏州、松江、常州 、镇江、江宁、杭州 、嘉兴、湖州等江南八府同时也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行政地。明清时期江西省境内的饶州府、九江府 、南昌府 和安徽省境内的池州府、太平府、宁国府 、徽州府等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江南地区。 相对于北方而言 ,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平原和多水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 ,以平原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丘陵;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 ,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和江浙两省的太湖。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又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连 ,如泰伯开泊渎、伍子胥开胥溪 、夫差开凿邗沟与江南运河等等,所以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 。
在这样的气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着和北方显著的不同。古人是这样去描绘的: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最杰出的写景小品之一 ,其对自富阳至桐庐的自然风光的描写,颇能反映出江南自然风光的秀美: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更是将江南地区誉为“欲界之仙都 ” ,其文字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世说新语·言语篇》亦载:“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而到了唐代,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文人游历江南者进一步增多,诗歌中对江南山水风物发表现就更为充分了:
杨柳阊门外 ,悠悠水岸斜。乘船向山寺,著屐到人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江天诗境好 ,回日莫令赊。(张籍《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郑谷《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杜牧《润州二首》之一)
而近代汪辟疆先生则认为:“江浙皆《禹贡》扬州之域,所谓天下财富奥区也 。其地形 ,苏则有南北之殊,而皆濒海贯江,山水平远 ,湖沼萦回;浙则山水清幽,邻赣闽者,亦复深秀。 ” 以上所引文字充分展示出了江南山水特有的清旷灵秀之美。
江南丘陵
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 、雪峰山以东,包括中国湘、赣两省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区的大片低山和丘陵 ,总称江南丘陵 。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中生代以来南部抬升 ,北部断裂沉陷,形成向北倾斜的地势。主要部分可视为湘赣两省毗连的大洼地,东南西三面均有山地盘踞 ,地表径流分别通过湘江 、资水、沅江、澧水和鄱江 、信江、抚河、赣江 、修水等河流注入洞庭湖和鄱阳湖,然后北入长江 。东北部浙皖边区的山地丘陵与浙赣交界的山地丘陵相连,成为长江和浙闽独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岭。区内许多中山和低山均为东北—南西向排列,新华夏构造体系清晰。山岭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 ,局部可达1500~2000米 。主要山脉有:湘赣交界的幕阜山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浙西的天目山 、仙霞岭,闽赣界上的武夷山脉和皖南的黄山等。其中庐山、衡山、黄山 、九华山、天目山和井冈山等均为著名旅游胜地。
金衢盆地
金衢盆地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 ,包括金华 、衢州两大地级市,自古以来为富庶之地,拥有“浙江聚宝盆”之美誉 。为钱塘江发源地,河水清澈 ,为浙江人民的母亲河。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
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 、浙江、安徽(南部)、江苏 、上海、和福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
江南地区:南北向基本浙赣和湘黔两条铁路线为界分为南部和北部,东西向基本以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交界的南北延伸线和江西与湖南交界线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 ,江南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 。虽然历史上江南区域的气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有资料显示,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发展的突然中断 ,实际上是与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而引发的特大自然洪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少良渚文化遗址如吴江梅埝、袁家埭 、大三瑾等的良渚文化层上都普遍覆盖着一层泥炭层,说明此地曾被洪水覆盖过。另外,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 ,中国的气候也有着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的总趋势 。但总体上,江南区域的气候变化幅度要较其他区域小。黄今言主编的《秦汉江南经济述略》一书认为秦汉时期江南的气候条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气温高,日平均温度大于0℃的农耕期、大于5℃的生长期、大于10℃的植物活跃生长期 、大于15℃的喜温作物水稻的适宜生长期长;二是降水丰富,长江、钱塘江以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1600毫米 ,长江丘陵地区大于1600毫米,为各种作物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且雨热同季。秦汉之后的江南地区 ,虽然在具体的气候指数上会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特点变化并不大 。相比北方的干冷,岭南的湿热 ,人体在江南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是非常舒适度的。
江西省2005年1~3月气候特点概述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张超美 2005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北多南少 ,日照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1~2月历史罕见的冬季连阴雨(雪)天气, 1月出现的近5 a来范围最广 、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低的大雾天气过程,3月出现的罕见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 。 2005年1~3月 ,全省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449 mm,较常年偏多2.2成,赣中为366 mm ,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28 mm,偏少0.9成。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102 mm ,较常年偏多2.8成;赣中为78 mm,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0 mm,偏少5.3成。2月降水全省偏多 ,赣北为217 mm,较常年偏多1倍,位居历史同期第2位 ,仅次于1959年;赣中、赣南分别为175 mm 、124 mm,分别较常年偏多6.1成和1成 。其中2月中旬降水异常偏多,各地普遍排在历年同期前5位 ,有26个县市创同期新高。3月降水全省偏少,北、中、南3片降水量分别为130 mm 、113 mm、174 mm、分别较常年偏少2.8成、3.8成 、0.6成。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除九江市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5~0.9 ℃外 ,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1.8 ℃。1月平均气温除赣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3~0.9 ℃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2.3 ℃,全省有47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5位 。岁末年初各地出现了较明显的冰冻天气 ,1月1日最低气温赣北赣中普遍为-7~-4 ℃,赣南为-5~-3 ℃,以修水-8.0 ℃为最低。 2月平均气温除赣南南部偏高0.1~0.3 ℃外 ,全省其它地区偏低1.0~2.3 ℃。其中中旬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4 ℃,气温之低,有32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3~5位 。3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低0.1~0.9 ℃ ,局部偏低1.0~1.3 ℃。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57 h,偏少102 h。除九江市东部偏少11~18 h外 ,其余地区偏少20~63 h 。1月日照时数为48 h,较常年偏少49 h。除九江市东部 、抚州市东部偏少4~19 h外,其余地区偏少20~74 h。2月日照时数为33 h,较常年偏少45 h 。其中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少39~89 h 。3月日照时数北多南少 ,为76 h,较常年偏少8 h。其中赣北大部分地区偏多2~26 h,赣中、赣南偏少3~52 h 。 2005年1~3月主要气候事件有: (1)冬季连阴雨(雪)天气。1~2月 ,除九江市大部阴雨日数为34~39 d外,全省其余各地阴雨日数普遍达40 d以上,局部达52 d。21县市创阴雨日数同期新高。1月11~13日,江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雪天气 。12日08时~13日08时 ,除赣西北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雪量一般为5~20 mm。其中吉安、抚州2市以及上饶市南部 、赣州市北部普降中到大雪;13日08时有33个县市积雪深度≥2 cm,12个县市≥5 cm ,以井冈山16 cm为最深。2月16~20日,受较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影响,庐山出现了罕见的冰冻灾害天气 。积冰直径62 mm ,重量达704 g/m,20日最低气温降至-10 ℃,均为近10 a来罕见。 (2)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1月14~17日,江西出现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天气过程 ,大部地区夜间到上午为浓雾笼罩,能见度一般在500 m以下,部分地区能见度< 50 m 。其中15日早晨4时卫星遥感监测大雾覆盖面积达10.2万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 (3)罕见的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3月10~13日出现的这次降雪天气,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 、积雪深度最深的寒潮天气过程 。2005年3月12日08时 ,湖口13 cm的积雪深度超过了历史同期极大值(1970年3月6日出现在瑞昌,9 cm )。历史上南昌市3月份出现积雪的年份只有3 a,为1957年3月13日(积雪深度2 cm)、1985年3月11日(3 cm)、1988年3月2日(1 cm) ,2005年3月12日14时积雪深度为4 cm。 江西省2005年1~3月天气气候影响评述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北部降水偏多较明显 ,对油菜 、冬小麦、柑桔等越冬作物的生长有不利影响;3月中下旬阴雨日数多,使春播期较常年略有推迟 。 2005年1月,全省气温偏低1~2 ℃。其中有47个县市气温之低居历史同期前5位;降水为8~136 mm,北多南少;日照偏少6~70 h;全省极端最低气温为-7.9 ℃。由于阴雨天气较多,日照少 ,土壤相对湿度大,越冬作物根系生长及油菜现蕾抽苔受到一定影响;除月初出现明显的晴冷冰冻天气外,未有极端严寒天气发生 ,对作物安全越冬有利。 2005年2月,全省气温偏低,降水大部偏多 ,日照明显偏少 。上中旬仍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土壤相对湿度大 ,不利油菜等越冬作物的生长;下旬天气条件较好,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较为有利。月内油菜处现蕾~开花期,生育期积温达987~2 143 ℃ ,瑞昌、余干、湖口等发育期推迟11~28 d;植株高度为5~27 ㎝,以二类苗为主;乐平植株密度为1.064×105株/ hm 2 。宜丰春玉米至月末生育期积温偏少51 ℃ 。 2005年3月,全省气温略偏低,降水大部偏少1~5成,日照赣北偏多;中旬初出现了1次明显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过程 ,对油菜 、柑桔、春茶、大棚蔬菜 、药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月内多阴雨天气,大部地区早稻播种期稍有推迟;但气温基本稳定在10 ℃以上,未出现明显的重度春分寒天气 ,全省基本没有烂种烂秧现象。截止到3月31日,全省早稻总浸种量达3 755余万kg,播种面积(指可移栽部分)近956千hm 2 ;九江棉花营养钵育苗达2.1千hm 2 。 2005年1月11~13日 ,江西大部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雪天气。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雨雪量一般为5~20 mm ,万安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96千hm 2 ,农作物绝收面积110 hm 2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6万元。3月11~12日 ,江西出现了明显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过程,有55个县市出现积雪,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厚的天气过程 。大风降温和降雪天气使油菜、柑桔 、春茶、大棚蔬菜、药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0千hm 2 ,其中绝收面积约6千hm 2 ,冻死大牲畜1 000多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 000多万元。 江西省2005年1~3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尹洁 1 大雾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每日15站以上大雾)共有12 d ,与常年相比属偏多年份。其中1月14~17日的大雾为江西近5 a来范围最广 、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过程,大部地区能见度一般≤500 m,部分地区< 50 m ,对交通等部门造成严重影响(表1) 。 2 暴雨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区域性的暴雨日(10站以上)只出现1次:2月16日,赣北赣南出现18站暴雨。 3 寒潮过程 2005年3月10~11日 ,全省自北向南出现寒潮过程,全省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12~14 ℃,局部达16 ℃,日最低气温赣北赣中降至-1~-2 ℃ ,赣南降至0~1 ℃。 4 大雪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出现2次大雪过程:(1)1月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 ,雨雪量一般为5~20 mm,吉安、抚州2市 、上饶市南部和赣州市北部普降中到大雪,有33个县市积雪深度≥2 cm ,12个县市≥5 cm,以井冈山16 cm为最深。(2)3月12日,赣北及赣中北部降雪明显 ,全省有55个县市出现积雪,其中26个县市积雪深度≥5cm,以湖口、庐山的13 cm为最深 。这次降雪天气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 ,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深的大雪天气过程。 5 大风过程 2005年3月1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赣北有9个县市出现8~9级偏北大风。
关于“江南的地理环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巧夏]投稿,不代表大班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paoer.com/cshi/202502-115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大班号的签约作者“巧夏”!
希望本篇文章《江南的地理环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大班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江南的地理环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江南的地理环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